8”无处不

——基于个案谈幼儿想像的发展

孙敬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

一、个案回放

牛牛今年三岁,刚上幼儿园,在此之前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一)“8”无处不在

牛牛两岁时喜欢看“洪恩宝宝看世界”(幼儿VCD),尤其喜欢“认识数字”这个章节,画面中阿拉伯数字与生动的图案相互切换,形象直观。如:“2象天鹅水上飘”,“4象小旗迎风展”,特别是“8象葫芦架上摇”,数字“8”慢慢地切换成葫芦架上的一只葫芦,随风飘摇,再慢慢地变回到“8”的形状,如此反复两次,很富有情趣。牛牛边看边兴奋地拍手,嘴里不停地喊着:“88”。

一天下午,当VCD画面再次播放到“8”时,牛牛突然抓起果篮里面的两个桔子,并在一起,嘴里说道:“88”。后来,只要看到桔子,他就抓起两个并在一起,自豪地看着外公外婆,再念道:“88”。再后来,两个苹果、两个瓷碗、甚至两个脸盆,牛牛都要调皮地并在一起,并兴奋地喊道:“88”。

(二)“香蕉开花了。”

牛牛不到三岁就开始自己独自剥香蕉皮了,这缘于一次偶然的发现。那次也象往常一样,到了吃香蕉的时间,外婆拿了一根香蕉,让小牛牛协助剥皮。香蕉因为比较新鲜,皮质较硬,所以外婆和牛牛一片一片剥得格外细心。突然,牛牛停住了,将香蕉朝外婆的眼前伸了伸,“姥姥,姥姥,香蕉开花了。”外婆一看,可不是吗,五片香蕉皮比较规则地向外翻开,像漂亮的花瓣,露出一半的香蕉果肉分明是夸张的花蕊。

从此之后,每次吃香蕉,牛牛一定要独自剥皮,而且一片一片剥得非常细心,那专注的神情让人忍俊不禁。每每剥完之后,都会露出满足的笑容,并炫耀地说一句:“香蕉开花了。”而且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牛牛非常喜欢吃香蕉,其实好多时候就是为了香蕉“花”开。

(三)“我把月亮阿姨弄断了。”

牛牛喜欢吃烤得金黄的圆形饼干。自从在VCD画面中认识了“太阳公公”、“月亮阿姨”和“星星小朋友”之后,每次小手抓着饼干,都要美美地说一声:“太阳公公,好吃。”

有一次正吃着,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妈妈赶紧过来,“怎么啦,牛牛?”“我把月亮阿姨弄断了。”妈妈一看,牛牛手里抓着两片碎饼干。原来,牛牛一口咬得太多、太猛,将剩下的月牙形的部分弄成两截。“好了,牛牛,妈妈再拿一个太阳公公给你,你吃慢点。”终于,牛牛咬出了一个完整的“月亮阿姨”,这才破涕为笑。此后的一段时间,吃饼干就成了牛牛表演“太阳公公”变“月亮阿姨”的游戏。

(四)坐滑梯

牛牛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坐滑梯,而且喜欢坐各种各样的滑梯,每次从滑梯的顶端滑下时,那陶醉的神情仿佛自由飞翔的小鸟,终于挣扎开了外公外婆的怀抱。

有一次连着下了几天雨,小牛牛想坐滑梯而不得,急得在屋子里直哭。终于天晴了,爸爸妈妈又带着牛牛到公园坐滑梯。回来的路上,爸爸抱着牛牛问道:“牛牛,今天玩得快不快活?”“快活,太快活了!”看得出牛牛还沉醉在坐滑梯的喜悦之中。“为什么这么快活呢?”妈妈又问道,“坐——滑——梯!”牛牛说着用食指在爸爸的鼻梁上从上到下快速地滑过,接着又来了第二下,第三下……一路上,牛牛就这样“坐”着爸爸的“鼻子滑梯”回到了家。

二、案例分析

在上述四件趣事中,牛牛对“8”的再造,对“香蕉开花”的描述,以及对“月亮阿姨”和“鼻子滑梯”的定义,都是想像的结果。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即对过去感知产生的旧表象重新加以组合,形成没有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

牛牛看到桔子、苹果乃至脸盆等圆形物体产生想像成“8”的这种活动,是因为他以前通过VCD画面将“8”的表象熟悉并保存在头脑当中,当看到桔子等圆形物体时,这种新的视觉形象便与“8”的记忆表象突然接通,从而使小牛牛将桔子等物体说成VCD画面中的“8”了。当然,这里的“8”是作为一个类似于“葫芦”的图形信息的形式呈现在小牛牛的头脑当中,而不是作为一个数字符号的形式。同样,当牛牛将圆形饼干咬了一口只剩下月牙形状时,此前在VCD画面中已经被小牛牛掌握的“月亮阿姨”的表象突然与它发生联系,“月牙形的饼干”也就被小牛牛想像成“月亮阿姨”了。

在“香蕉开花”案例中,牛牛以前见过“花朵”,并将“花朵”的表象保存下来,当他看见眼前剥了皮的香蕉形象时,就把小脑袋中的“花朵”的旧表象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便指着剥了皮的香蕉说“开花”了。同样,当保存在小牛牛头脑中的滑梯表象与爸爸鼻梁的形象发生联系时,小牛牛便将爸爸的鼻梁想像成也可以“坐”的滑梯了。

三、幼儿想像的发展

上述四件趣事都发生在牛牛两到三岁的时候,这也是幼儿的想像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想像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当中,对幼儿的认知、情绪、游戏以及学习活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远比知识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像力可以环绕世界。”想像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一)活动、游戏、玩具能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

幼儿的想像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但这种新形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要用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作为原材料,才有可能形成。案例中的牛牛如果在头脑中没有“8”的表象,他不可能看见桔子想到“8”,更不会将两个桔子等圆形物体并在一起说是“8”了,其他三个案例也是如此。

原有的记忆表象越丰富,想像的内容就会越新颖,想像发展的水平也就会越高,而原有的记忆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这就要求成人要尽可能多地让幼儿参加活动,扩大幼儿的视野,引导幼儿多感知、多观察,从而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幼儿想像的发展提供基础。并在活动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编排丰富多彩的游戏,游戏既通过想像来完成,又更好地推动幼儿的想像,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另外,成人要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因为幼儿的想像常常没有自己预定的目的,在游戏中想像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玩具也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引起大脑皮层旧的暂时联系的复活,从而展开各种想像活动。

(二)自由——幼儿想像发展的根本

当然,幼儿的想像还要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的限制。案例中的牛牛还不到三岁,他的想像还只是简单的相似联想,即依靠事物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甚至只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如牛牛用剥了皮的香蕉替代“花”,用月牙形的饼干替代“月亮阿姨”;案例中两个桔子等圆形物体并在一起与“8”的相似性以及爸爸鼻梁的斜面与滑梯斜面的相似性也是牛牛分别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的原因。两岁多的牛牛不可能进行复杂的有意想像或创造想像。所以成人在培养幼儿的想像时一定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将成人的意愿强加到幼儿身上,一切以幼儿自由发展为根本,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按照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个人只有在自己“自主”时才是“自由的”或充分“发展的”。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1840年将自己创设的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其意就在于让幼儿象大自然万物在花园中一样自由茁壮地成长。

但事实上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的心态十分普遍,他们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迷信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表面上是提前让幼儿增长了一些知识,或是暂时提高了幼儿某些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将幼儿的思维引向某些实用的套路上来。一些幼儿园也迫于家长的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三岁左右的幼儿开设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这种成人的过多干预、过重的压力只会限制幼儿的想像。因为任何现成的模式都不能替代幼儿自己的思维,更无法与幼儿自由自在的想像相比。

正如蒙台梭利所提倡的幼儿教育的“自由原则”那样,针对幼儿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使幼儿获得自由,使幼儿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成人的所有指导都应以不限制幼儿的自由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使幼儿张开想像的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在幼稚而多彩的天空。

 

参考文献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45/147页

彭小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究的环境。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3).

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256页

 

附:作者简介

孙敬牛(1969- ),男,安徽枞阳人,安庆市菱南高级中学教导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硕士。

通信地址: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南路165号,安徽财经大学安庆教学点  邮编:246000

联系电话:0556-5588177,01351556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