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想见西施“说起

                          ——话题作文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孙敬牛

案例回放

这是高一的一堂作文课,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写作练习第二单元《想象与联想》,要求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与联想,将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联起来,以开拓思路,推动构思。授课的王老师按照惯例先对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然后布置一篇话题作文:假如你可以回到以前,你最想见谁,或最想干什么?题目自拟,要求学生当堂构思,完成初稿。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坐在第四组第三排的丁玎同学依然望着窗外发愣,王老师便走过去提醒他抓紧时间,同桌的余鹏翼举起右手用近乎夸张的声音说道:“老师,丁玎想见西施!”许多同学哄堂大笑,少数不明究里的同学又纷纷向其他人打听,班上一下子“乱”了起来。

“好啊,见西施好啊!我也想见西施。”王老师很“认真”地说道,这一下班上更“热闹”了:“哈,老师也想见西施!”“嘻,嘻。”……就在同学们叽叽喳喳的时候,王老师已走上讲台,用眼神扫了一下整个班级,“同学们,西施那么美丽,那么勇敢,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忍辱负重!难道你们不想跨越时空隧道,去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吗?”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丁玎同学想见西施,不知道你是如何构思的?”王老师将眼神转向丁玎。“我还没想好。”丁玎说道。王老师稍稍顿了一下,“我想,见西施至少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是向西施诉说自己的苦恼,呼唤、呐喊中国传统的女性美。‘西施啊,爱美之心自古有之,你更是中国传统女性美的代表。而我们现在的许多女孩在追求美、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忽略了美的内外并蓄,一味地强调新潮、前卫,整天沉迷于网吧,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她们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却喜欢在好好的黑头发上折腾,今天染成黄色,明天染成银色,甚至红一绺,绿一绺,不像你们那个时候……’接着再写一些发生在西施身上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女性美的东西,也可借西施之口写实现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回归。

“二是替西施惋惜,同情她错生了年代。‘西施啊,你纵有沉鱼之美,但你也只能浣浣纱,织织布,甚至被当作迷惑吴王夫差的牺牲品。不像我们现在的女孩,都能接受很好的教育,拥有五彩缤纷的学习生活,我们健康向上,我们活泼可爱,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同西施多呆些日子,教她学习网络知识,感受现代文明。最后再笔锋一转,回到现实当中,提醒自己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时光。”

接下来,学生顺着王老师的思路,有人想到争取世界和平问题,有人想到治理河水污染问题,都能和“西施”联系起来,课堂上又“热闹”了一番。

第二天交上来的作文更是“百花齐放”,尤其是部分写相同材料(见相同的人或做相同的事)的同学,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行文。如《想见蒋介石》:有人结合当时台湾国亲两党六十年后跨过海峡的再握手,“贬”蒋当年不顾大局,致使台湾到现在还未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有人把陈水扁作为行文的切入点,向蒋介石诉说陈水扁的花招、阴谋,表达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担忧。类似的还有《想见秦始皇》、《邂逅爱因斯坦》、《卖火柴小女孩的幸福生活》等,更有一位同学以相同的材料写了两篇观点不同的文章。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王老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有利用、对新课程标准的领悟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本案例的亮点。

思辨能力是指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在要组成部分。思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中语文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的思辨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也多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以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思辨能力的培养也是作文教学的难点,这堂作文教学课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民主课堂,为学生提供思辨的空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师道尊严,过分讲究课堂的纪律和秩序,对学生实行专制化管理,使得学生的思、言、行等一切活动都时时处于被压抑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几近停滞,哪里还奢谈什么思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课堂,只有学生的思想得到解放,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思辨的火花才会频频爆发。

案例中的王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而是“忽略”了余鹏翼的“顽皮”,因势利导,设置一个悬念(“我也想见西施”),再通过三言两语将学生带回到春秋末期,构建一个情境(祖国需要、忍辱负重),并通过反问引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天性得到尊重,学生由看热闹转为好奇(老师也想见西施),再发展为期待(老师想干什么),并积极参与教学。正是这种民主课堂为学生的思辨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空间。

二、借助发散性思维,寻找切入点,教学生思辨的方法

发散性思维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立体透视,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思考,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设。借助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开拓写作思路,找到一个切入事物本质的最佳角度,由此提炼出深刻而新颖的主题。

只要一提到西施,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她的美貌,而事实上,由西施代表中国传统的女性美,能自然地联系到当今现实生活中一部分迷失方向的女性群体;由当前学生所处的年代、所拥有的幸福多彩的学习生活,也能联想到西施的生活。案例中的王老师正是从现实出发,从正反对比、古今对比的角度对西施这个人物形象所包含的其他特性进行多侧面展示。同样,学生由导致西施为国献身的原因(战争),引发对当今世界和平的呼唤;由西施浣纱(用水),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河水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保护水资源,这些也都是借助发散性思维,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对西施进行分析、透视。

当然,老师在学生思辨的基础要进行总结引导,思辨要揭示话题材料的本质,观点要深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

三、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学生的思维习惯还多停留在形象思维方面,而且在小学和初中也较少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对问题的判断常简单地进行肯定和否定。所以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不可“高起点”,一步到位。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他们那个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案例中王老师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作为开端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太高的情况下,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示范教学,比直接就理论讲理论要有效。即:“形象    抽象”比“抽象     抽象”更能让学生接受,案例中的学生正是通过对王老师的模仿从而对西施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展开话题的。 

当然,模仿只是一个过渡,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拐杖,接着可选择一些熟悉的事物和话题对学生进行思辨训练,这些都有助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话题作文教学时,自己要做思辨的带头人,少一些束缚,多一些创造,大胆一些,大气一些,让学生充分体验作文、享受作文,真正把作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高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激活应用写用课教学·中国成人教育,2004,(7):80~81·

2. 韦浩·思风发于胸臆 言泉流于唇齿——浅谈作文教学与思维训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50~52·

3. 谭翠玲·话题作文训练与文言寓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68·

4. 臧秉武,高素英·2004年高考作文题的不变与变[J]·语文教学与通讯(高中刊),2004,(9):49·

      孙敬牛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41000

                (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12期)